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近代臺灣城市史
Urban History of Modern Taiwan 
開課學期
10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呂紹理 
課號
Hist2203 
課程識別碼
103 523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5,6,7(12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文18 
備註
限學士班學生
總人數上限:2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12Tai_Urb_His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城市並非只是空洞建築的集合,更是不同人群社會文化消融成長的溫床。不同的人群社會塑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格。本課程即由台灣人群組織形成與發展的經過,及人群組織的需求為著眼點,介紹歷史時期營建台灣城鎮聚落的各種力量,及其對當代城鎮的影響。 

課程目標
課堂講授著重以閱讀材料、小組討論、史料分析及實地考察等不同形式,掌握近代臺灣城市在空間與人群活動的變遷軌跡,並藉此認識臺灣城市所具有的特殊「殖民現代性」的內涵。 
課程要求
同學於每一單元開始前,須預先閱讀指定之文章,以利上課之討論。課堂講授之外,同學須於學期中實地考察重要的歷史城鎮,並撰寫考察報告,以求課堂知識能與實地經驗相印證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5:30~16:30 
指定閱讀
李乾朗,《台灣近代建築》,台北:雄獅圖書公司,1987年。
劉易士.孟褔(Lewis Mumford),《歷史中的城市¬¬¬起源、演變與展望》,台北:建築與文化出版社,1993。

林會承,《清末鹿港街鎮結構》,台北:境與象出版社,1985年。
蘇碩斌,《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: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》,臺北:左岸文化,2005年。
施堅雅著,葉光庭等譯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(北京:中華書局2000年)
顏杏如,〈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:「內地」風景的發現、移植與櫻花論述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14:3(2007/9)
林玉茹,《麻豆港街的歷史.族群與家族》(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09年)
施添福,〈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──以民雄地方為例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,第8卷1期,2001年6月,頁1-40。
※關華山,〈古蹟及歷史建築再利用的理論與作法:以中部地區古蹟為例〉,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,《古蹟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1996年),頁41-64。
 
參考書目
李乾朗,《台灣建築史》,台北:北星出版事業公司,1980
李乾朗,《台灣近代建築》,台北:雄獅圖書公司,1987年。
李乾朗,《台灣建築閱覽》,台北:玉山社,1996年。
G. W. Skinner, The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, Stanford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71.
G. W. Skinner,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, Stanford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1.
劉易士.孟褔(Lewis Mumford),《歷史中的城市¬¬¬起源、演變與展望》,台北:建築與文化出版社,1993。
林會承,《臺灣傳統建築手冊:形式與作法篇》,臺北:藝術家出版社,1990。
林會承,《清末鹿港街鎮結構》,台北:境與象出版社,1985年。
蘇碩斌,《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: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》,臺北:左岸文化,2005年。
葉肅科,《日落台北城--日治時期台北的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》,台北: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,1993年。
賴志彰,《臺中縣街市發展》,臺中縣:臺中縣立文化中心,1997年。
王志鴻,《臺北縣的舊街》,板橋:臺北縣立文化中心,1994年。
漢聲雜誌社,《長住台灣: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》,《漢聲雜誌》74輯,1995年2月。
※施堅雅,〈導言:中國社會的城鄉〉,收入施堅雅著,葉光庭等譯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(北京:中華書局2000年),頁301-328。
※施堅雅,〈導言:清代中國的城市社會結構〉,收入施堅雅著,葉光庭等譯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(北京:中華書局2000年),623-662。
※章英華,〈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〉,收入李亦園、楊國樞等編,《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》(台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,1986年),頁233∼273。
林玉茹,《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》,〈第三章:清代臺灣港口的發展與等級劃分〉(臺北:知書房,1996年),頁63-128。
施堅雅(G. W. Skinner)著、王文源譯,〈19世紀中國的地區城市化〉,收入施堅雅著,葉光庭等譯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(北京:中華書局2000年),頁242-297。
※關華山,〈台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〉,收入關華山,《民居與社會、文化》(台北:明文書局,1992年),頁27-64。
蔡采秀,〈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:以板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的發展為例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,2卷2期,1995年12月,頁138-186。
Hugh D. R. Baker,〈傳統城市裏的大家族〉,收入施堅雅編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,頁594-619。
※Kristofer M. Schipper,〈舊臺南的街坊祀神社),收入施堅雅編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,頁783-813。
Stephen Feuchtwang,〈學宮與城隍〉,收入施堅雅編,《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》,頁699-730。
※蘇碩斌,〈第三章:縣級以下全不透明〉,蘇碩斌,《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: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》(臺北:左岸文化,2005年),頁79-143。
堀入憲二,〈解讀清代台灣都市風水〉,《哲學雜誌》,第3期,1993年,頁78-101。
※黃蘭翔。1995,〈日據初期臺北市的市區改正〉,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18期,頁189-213。
※陳志梧,〈日本帝國主義下宜蘭城的空間轉化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1卷第2、3期,1988年7月,頁231∼263。
※蘇碩斌,〈第四章:看到臺北了!〉,蘇碩斌,《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: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》(臺北:左岸文化,2005年),頁144-203。
黃蘭翔。1995,〈臺南十字街空間結構與其在日據初期的轉化〉,《臺灣社會研究》,19期,頁31-59。
※蘇碩斌,〈第五章:生產空間的精密技術〉,蘇碩斌,《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: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》(臺北:左岸文化,2005年),頁204-279。
※葉肅科,《日落台北城--日治時期台北的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》(台北: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,1993年),頁205-279。
施添福,〈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──以民雄地方為例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,第8卷1期,2001年6月,頁1-40。
※關華山,〈古蹟及歷史建築再利用的理論與作法:以中部地區古蹟為例〉,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,《古蹟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1996年),頁41-64。
徐明褔,〈臺南市都市發展中的古蹟保存〉,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,《古蹟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1996年),頁65-98。
小浜正子著,葛濤譯,《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年)
李歐梵著,毛尖譯,《上海摩登:一種新都市大化在中國(1930﹣1945)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1年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常成績 
40% 
包括上課出席、討論發言、作業閱讀。 
2. 
小組報告 
30% 
分為口頭及書面報告。口頭報告於學期末最後兩次上課時進行。報告的主題與內容,於上課時說明。 
3. 
期末考 
30% 
考試內容會融合各單元閱讀、講解,以及同學小組報告等內容出題,期使同學能綜合性地回顧整學期的學習活動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8  導論 
第2週
2/25  城市研究的基礎概念及方法(一) 
第3週
3/04  城市研究的基礎概念及法方(二) 
第4週
3/11  城市體系與區位的歷史變遷 
第5週
3/18  傳統城市的空間與生活(一) 
第6週
3/25  傳統城市的空間與生活(二) 
第7週
4/01  近代城市的興起與空間轉化(一) 
第8週
4/08  近代城市的興起與空間轉化(二) 
第9週
4/15  近代城市的機能與區位(一) 
第10週
4/22  近代城市的機能與區位(二) 
第11週
4/29 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(一) 
第12週
5/06 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(二) 
第13週
5/13  城市的「公共性」與「現代性」 
第14週
5/20  殖民城市的特質 
第15週
5/27  發展或保存?古蹟維護政策的探索 
第16週
6/03  期末分組報告 
第17週
6/10  期末分組報告